第5节 熔化与凝固
A 夯实基础练
一、选择题
1.下列现象属于熔化的是( 购
A.白糖放入水中,过一会儿糖不见了
B.将纸点燃一会儿就化成了灰
C.将食盐放入汤中,过一会儿盐不见了
D.将一块冰放在热水中,一会儿冰不见了
2·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的依据是( )
A.是否为金属 B.熔化时温度是否变化
C.软硬程度 D.是否会熔化
3.某种物质的熔点为232℃,在这个温度时该物质的状态应为( )
A.固态 B.液态
C.固液共存状态 D.上述情况都有可能
4·在炎热的夏天,放在杯中的冰会慢慢熔化,在冰熔化的过程中,冰的温度会( )
A.降低 B.升高
C.不变 D.先升高后降低
5. (2012,南充)如图4—5—1是某种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,由图可知该晶体的熔点是( )
A.40℃ B.44℃ C.48℃ D.52℃
6.(2012,恩施)如图4—5—2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像。下列关于此图像信息的解读错误的是( )
A.这是一种晶体物质
B.CD段时物质处于气态
C.该物质的初温是40℃
D.加热5分钟时物质温度是48℃
7.买一块豆腐放在冰箱的冷冻室里冷冻。当把冰冻的豆腐拿出来化冰后,发现豆腐里有许多小孔。其成因是( )
A.豆腐冷缩而形成的
B.豆腐膨胀而形成的
C.冰箱中的冰霜进入豆腐而形成的
D.豆腐里的水先遇冷结成冰,后熔化成水而形成的
8.(2012.烟台)如图4-5—3所示是某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一时间图像。该物态变化过程可能是( )
A.水的凝固过程 B.海波的凝固过程
C.玻璃的凝固过程 D.蜡的凝固过程
二、填空题
9.(2012,济南)把一小块冰放在手心里,小冰块会慢慢_______(填写物态变化名称)成水;同时,手会感觉到凉,这说明冰在这一过程中要_______(填“吸收”或“放出”)热量。
10.请你将下列物质分为两类:属于晶体的是:_______;属于非晶体的是:_______(填序号)。
①海波 ②玻璃 ③橡胶 ④冰 ⑤水晶 ⑥松香
11.(2012,扬州)某同学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到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图像如图4—5—4所示,则_______(填“A”或“B”)是晶体的熔化图像,其熔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。
12.在探究“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”实验中,某实验小组的同学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了如图4—5—5所示的图像。
(1)由图像可看出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℃,在第2 min末该物质处于_______(填“固态”、“液 态”或“固液共存状态”)。
(2)该物质熔化过程的特点是不断吸热,温度_______。
(3)比较图中AB段和CD段可知,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,__________段吸收的热量较多。
B 培优综合练
1.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( )
A.夏天吃冰棒感到凉爽是因为冰熔化吸热的缘故
B.铸造车间里,铁水浇铸成机器底座是凝固现象
C.夏天卖海货的人,在箱子内放上冰,目的是为了美观
D.“下雪不冷化雪冷”表明雪熔化时需要吸收大量的热量
2.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,用酒精灯在烧杯底部慢慢加热,如图4—5—6所示。当烧杯中的冰块大部分熔化时,试管中的冰( )
A.也熔化一部分
B.全部熔化
C.一点儿都没熔化
D.无法确定
3.(2012,临沂)晓雯同学在做“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”的实验时,观察到试管内的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,此时温度指示如图4—5—7所示,则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℃。如果让该物质凝固,下列图像(图4-5—8)能正确反映该物质凝固过程的是—_______。
4.表4—5—1中列出了一些物质的熔点,请回答问题。
表4—5—1
物质 |
钨 |
铝 |
铁 |
锡 |
熔点(℃) |
3410 |
660 |
1535 |
232 |
物质 |
冰 |
固态煤油 |
固态酒精 |
固态水银 |
熔点(℃) |
0 |
-30 |
-117 |
-39 |
(1)-20℃的煤油呈_______态。
(2)白炽灯的灯丝用钨制成,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。
(3)能否用铁锅来熔化铝块?______________。
(4)在寒冷的冬天,北方某地室外气温可达一50℃,此地气象站冬天使用的温度计是_______(填“酒精”“煤油”或“水银”)温度计。
5. (2012,福州)在探究“冰的熔化特点”实验中。
(1)如图甲所示,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。分析图像可知,冰的熔点是________℃,其熔化过程的特点是________。在第6 min该物质处于________(填“固态”、“液态”或“固液共存状态”)。
(2)另一个小组为了使物质更快受热,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,你认为该装置存在的不足是________。
C 拔尖拓展练
1. (探究题)在“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”的实验中:
(1)请根据实验要求,设计并画出实验记录表格。(不需填入数据)
(2)图4—5—10是根据某次实验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的点。
请在坐标纸上根据所描的点画出熔化图像。
(3)根据熔化图像,可得出该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,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。
2.(2011,黄冈)小阳学习了热学知识后,知道晶体凝固过程会放热,但温度保持不变。由此引发了他的思考,晶体凝固过程放热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。
(1)他猜想:晶体凝固过程放热的多少可能与晶体的质量有关;你的猜想:________________。
(2)小阳根据自己的猜想,进行了如下探究:
取不同质量的海波让它们刚好完全熔化,迅速放入质量相等、初温相同的两烧杯冷水中。如图4-5—11所示,待海波刚凝固完毕后,迅速用温度计测出各自烧杯中水的温度,通过比较________来确定质量不同的海波凝固过程放热的多少。
(3)在探究过程中,小阳发现海波凝固完毕后,温度计示数变化不太显著,请指出造成此现象的一种可能原因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参考答案
第5节 熔化与凝固
【A】一、1.D 点拨:本题易错,易将熔化和“溶化”两个概念混淆。熔化是物态变化,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,而“溶化”是物质溶解到液体中的过程。
2.B 点拨:熔化时具有一定熔化温度的固体叫晶体。
3.D 点拨:本题易因对物质在熔点时的状态理解不正确而导致错误。晶体的温度达到熔点时,若继续吸热,晶体将开始熔化,但温度保持不变,直至完全熔化。因此,晶体的温度处于其熔点时,可能呈固态(刚要开始熔化),可能呈固液共存状态(正在熔化),也可能呈液态(刚好完全熔化)。
4.C 点拨:晶体在熔化过程中,吸收热量,温度不变。
5.C 点拨:本题运用数形结合方珐,晶体在熔化过程中,不断吸热,温度保持不变,我们把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辙晶体的熔点。从题中图像可看出,该晶体熔化时的温度是48℃,所以该晶体的熔点是48℃。
6.B
7.D 点拨:豆腐里的水在低温下结冰成颗粒状,把豆腐从冰箱中拿出后,冰颗粒熔化成水渗出,在豆腐内留下小孔。
8.B 点拨:本题运用数形结合方珐,从图像中可以看出,温度随时间而降低,这说明是物质的凝固图像,在图像上有一段平行于时间轴的线段,说明在凝固过程中放出热量而温度保持不变,说明该物质是晶体;水与海波是晶体,玻璃和蜡是非晶体,而水的凝固点是0℃,所以该物态变化过程可能是海波的凝固过程。
二、9.熔化;吸收 点拨:本题考查物态变化的知识。冰块慢慢变成水,这是熔化过程。手能感觉到凉,这说明熔化过程需要吸收热量。
10.①④⑤;②③⑥
11.A;有固定的熔化温度(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)
点拨:本题运用数形结合方法,通过观察题图,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图像是不同的,晶体的熔化过程是一个恒温的过程,而非晶体熔化时温度一赢在变化。
12.(1)0;固液共存状态 (2)不变 (3)CD
点拨:本题运用数形结合方法,AB段温度升高34℃,加热时间为l分钟,而CD段温度升高4℃需要加热2分钟,因此升高相同的温度CD段吸热多。
【B】1.C 点拨:夏天卖海货时在箱子内放冰,主要是利用冰熔化吸热的特点来维持箱子内的低温,以防止海鲜变质。
2.C 点拨:晶体的熔化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:温度达到熔点和继续吸热。当烧杯中的冰块熔化时,烧杯中的冰水混合物温度始终保持在0℃。试管中的冰从烧杯中吸热,温度升高到0℃时,将无法继续从烧杯中吸热,所以不会熔化。
3.48;C 点拨:从题中温度计的示数可看出,此时温度为48℃,由于此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,有固定的熔化温度,所以此物质是晶体,而晶体在凝固时放出热量,温度保持不变,所以C图像反映了该物质的凝固过程。
4.(1)液 (2)钨的熔点高 (3)能 (4)酒精
5.(1)0;吸收热量,温度保持不变;固液共存状态 (2)物质受热不均匀
点拨:(1)冰是晶体,熔化时吸热,温度保持不变。从图像可以看出,BC段吸热,温度保持在0℃不变,故为冰的熔化过程,此温度值为熔点,故冰的熔点为0℃。在第6 rain时,冰还没有完全熔化,故此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。 (2)该小组同学直接对试管加热,导致物质受热不均匀。
【C】1.(1)如答表4—5—1所示。
答表4—5—1
加热时间/min |
0
|
1
|
2
|
3
|
4
|
5
|
6
|
7
|
温度/℃ |
|
|
|
|
|
|
|
|
(2)如答图4—5—1所示。
(3)熔化时温度不变;48℃
2.(1)晶体凝固过程放热的多少可能与晶体的种类有关
(2)温度计升高的示数
(3)烧杯中水的质量太大
点拨:(1)不同晶体的凝固点不同,可联想到不同晶体凝固时放热的多少也可能不同。(2)质量不同的海波凝固时放热的多少不能直接进行测量,可以间接通过测量冷水升高的温度,反映海波凝固时放热的多少,冷水温度升高得越多,则海波放出的热量就越多。(3)温度计的示数变化不明显,说明冷水温度升高得较少,原因可能是水的质量太大,或海波的质量太小,放出的热量少造成的